時間:2013-07-12 來源:合肥網(wǎng)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糾錯
瑪歌莊園(Chateau Margaux)是法國波爾多左岸梅多克產(chǎn)區(qū)瑪歌村的知名酒莊,,在1855年就已進入四大一級酒莊的行列,,與拉菲古堡、拉圖酒莊和侯伯王酒莊齊名,美國前總統(tǒng)托馬斯?杰弗遜曾將它評為波爾多五大名莊之首,。
瑪歌酒莊歷史悠久,,至今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早在12世紀,,“拉曼?瑪歌”這個名字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只是那時園中還沒種植葡萄。拉曼?瑪歌的歷屆莊主都是當時的貴族或者重要人物,,但即便如此,,酒莊也并沒有達到如今的輝煌,直到利斯通納克(Lestonnac)家族接管之后,,酒莊才開始蓬勃發(fā)展起來,。
利斯通納克家族在1572到1582的這十年間將整個酒莊的產(chǎn)業(yè)進行了重組,并從長遠角度考慮,,在梅多克產(chǎn)區(qū)開始放棄谷類作物種植而改種葡萄,。紅葡萄品種從17世紀末到今天,瑪歌酒莊265公頃的肥沃土壤仍然是葡萄品質(zhì)的根本保證,,酒莊面積的三成被用來種植葡萄,。經(jīng)過了幾個世紀和幾代人的努力,高超并不斷革新的的釀酒技術使瑪歌酒莊的葡萄酒最終成為了極品佳釀�,,敻杈魄f成為了釀酒藝術的圣地,,在波爾多眾多酒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時,瑪歌酒莊早已以領導者的姿態(tài)屹立于葡萄酒之林,。
在酒莊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得不提的是那些曾為酒莊做過不朽貢獻的莊主和經(jīng)理們,尤其是十八世紀初期的柏龍(Berlon)先生,。他是第一個將紅葡萄與白葡萄分開釀酒的釀酒師(在當時,,紅葡萄及白葡萄是混在一起的)。他同時也是第一個堅持主張不在早晨采摘葡萄的人,,他認為早晨的葡萄上面掛滿了露水,,如果那時采摘,葡萄的顏色和味道都會被露水沖淡,。柏龍同樣非常了解土壤的重要性,,而且當時現(xiàn)代化的葡萄酒釀造法已經(jīng)初現(xiàn)端倪。這些使得瑪歌葡萄酒不斷的飛躍,,品質(zhì)越來越好,。
1705年,倫敦公報第一次公布了波爾多葡萄酒的銷售量:230桶“Margoose”!1771年份的葡萄酒第一次出現(xiàn)在佳士得拍賣行的目錄中,。英國首相羅伯特沃爾普就是英國的精英中偏愛干紅的最好例子:他每3個月購買4桶瑪歌紅葡萄酒,,但他每次都不付錢!“波爾多葡萄酒”的聲譽傳到了大洋彼岸,,后來,美國駐法國大使托馬斯?杰斐遜描述了波爾多地區(qū)的佳釀的等級分別,,將瑪歌酒莊所產(chǎn)的葡萄酒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他訂購了1784年的瑪歌紅葡萄酒,他認為沒有比這瓶更好的酒了,。正是在18世紀初,,偉大的波爾多葡萄酒開始被世界認知,并建立了一套非正式的分類體系,。
法國大革命結束了波爾多的金色時期,,瑪歌酒莊的莊主埃利?巴瑞(Elie du Barry)被雅各賓黨送上了斷頭臺。瑪歌酒莊的藤蔓,、樹林,、田野和工廠也被革命家們作為國有資產(chǎn)出售拍賣。后來,,約瑟夫(Joseph)的侄女羅拉?菲梅勒(Laure de Fumel)成功地從米高(Miqueau)那里買下酒莊,。羅拉?菲梅勒是利斯通納克、朋達克(Pontac)和奧萊德(Aulede)家族的唯一后裔,。這些家族細心經(jīng)營瑪歌酒莊長達三個世紀,。本文轉(zhuǎn)自紅酒世界網(wǎng)